13986775766

地址:宜昌市伍家岗区万达广场A座1301室

您现在的位置 : 首页 > 新闻中心

新闻中心

为什么我们常购买不需要的东西——鸟笼效应

f0840636e87d46f68239ef49d2904dd3.jpg

生活中,你是否遇到过这样的情景:出门逛街,本来只想买件新外套,买回家后,觉得没有合适的裤子配,于是就想买一条裤子来配它,买完了新裤子又觉得还缺双鞋子;朋友偶然送了一只漂亮的红酒杯,为了让它派上用场,平时不怎么喝红酒的你也买了几瓶;又比如,在“双十一”为了凑单而随意买的干花,为了搭配,又购入了一些本不需要的装饰品……

这些看似寻常的场景背后,其实是“鸟笼效应”在作祟。


鸟笼效应


鸟笼效应是一个著名的心理现象,又称“鸟笼逻辑”,是人类难以摆脱的十大心理之一,其发现者是近代杰出的心理学家詹姆斯。
“鸟笼效应”是一个很有意思的规律,人们会在偶然获得一件物品后,会继续添加更多与之相关的东西。假如一个人买了一只空鸟笼放在家里,那么一段时间后,他一般会为了用这只笼子再买一只鸟回来养而不会把笼子丢掉,也就是这个人反而被笼子给异化掉了,成为笼子的俘虏。
1907年,詹姆斯和他的好友物理学家卡尔森打赌。詹姆斯说:“我一定会让你不久就养上一只鸟的。”卡尔森不以为然:“我不信!因为我从来就没有想过要养一只鸟。”没过几天,恰逢卡尔森生日,詹姆斯送上了礼物——一只精致的鸟笼。卡尔森笑了:“我只当它是一件漂亮的工艺品。你就别费劲了。”从此以后,只要客人来访,看见书桌旁那只空荡荡的鸟笼,他们几乎都会无一例外地问:“教授,你养的鸟什么时候死了?”卡尔森只好一次次地向客人解释:“我从来就没有养过鸟。”然而,这种回答每每换来的却是客人困惑而有些不信任的目光。每次如此。终于他不愿意忍受每次都要进行解释的麻烦,只好买了一只鸟。即使没有人来问,或者不需要加以解释,“鸟笼效应”也会造成人的一种心理上的压力,使其主动去买来一只鸟与笼子相配套,詹姆斯的“鸟笼效应”奏效了。
其实在鸟笼效应里,卡尔森也不是本人意愿,而是厌烦了每次要解释鸟笼的来历,而买一只鸟显然能更快的解决问题,但是他为什么不选择把鸟笼扔掉这个更加快捷的方法了,这就是鸟笼效应引人深思的地方了。
实际上,在我们身边,包括我们自己,很多时候先在自己的心里挂上一只笼子,然后再不由自主地往里面填东西。


如何避免生活中“鸟笼效应”的枷锁呢?


当你察觉自己或身边的人就要成为笼子的俘虏时可以试着用以下这三个方法来避免被困在“鸟笼”里。

1、避免直线思维

认知心理学研究表明:人脑是很难理解非线性关系的。我们的大脑倾向于简单的直线,也就是线性关系。

而这种以线性关系为基础的“线性思维”正是我们大多数人最擅长的,因为它最简单、也最本能。但大家往往在直线思维当中受情绪的影响较大,而忽视了我们真正要的是什么,它又是否适合自己,我们想要什么样的一种结果。

直线思维思考的是事物的本质,但实际操作起来却需要多样性的方法思考,在方法思考上要尽量避免直线思维,否则一不小心就会被“鸟笼”套牢。

另外,我们思考问题时可以尝试以结果为导向,让自己的思维有方向。

2、懂得断舍离

当别人送我们或自己不知道去哪里拿回一只“鸟笼”时,通常我们都会有两种选择,一是买一只鸟回来养把那空的鸟笼填满,要不就把鸟笼弃之不理。

但大多数的人们都会选择前者因为如果把鸟笼丢了会造成心理上觉得损失了什么,而拒绝了别人的“鸟笼”也怕会得罪人,显得自己好像不通情达理的样子。对于我们不需要和不适合自己的,要勇于断舍离,敢于把心中的那只“鸟笼”丢掉。

3、控制自己的欲望

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人们拼命熬夜加班挣钱,努力追求去买更多更高档的东西,但如果让其说出需要它的原因时,很多人都说不出个所以然来。

我们的生活需要理性对待,尝试去简化自己的想法和生活方式,去掉不必要的繁琐枝节,更能享受到生活的幸福。